質量發展,質量發展局,三合一改革,質量管理
隨著6月1日上海市青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崇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掛牌,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省以下垂直管理的模式正式終結,上海從組織架構上完成了“三合一”區級市場監管力量的整合。
根據相關方案,上海市場監管體制改革試點分三步走:浦東新區先行試點,從浦東新區擴大覆蓋到中心城區,最后擴大覆蓋到全市17個區縣。
自2013年12月31日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揭牌,原浦東新區的工商、質監、食藥監部門進行“三合一”整合,上海開始了區級層面的市場監管力量整合。此后,上海的中心城區陸續在2014年內完成了市場監管力量的整合,并將物價部門納入其中。今年上半年,郊區縣開始推進這一工作。
6月1日掛牌的青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崇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均加掛了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質量發展局牌子,并將原工商、質監、食藥監和物價部門價格監督檢查的職責整合劃入新成立的市場監督管理局。
上海市場監管體制改革與其他地方改革的不同之處在于:一是從“三合一”升級為“四合一”,在整合工商、質監、食藥監的基礎上,上海將物價部門價格監督檢查職責也納入其中。其二是區級市場監管局均加掛質量發展局牌子,將承擔計量基礎保障、標準化管理、檢驗檢測以及認證認可四方面的職能。
從2014年1月1日起,上海浦東新區率先實現工商、質監、食藥監“三合一”,構建起一個覆蓋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監管體系。
3大市場監管力量如何實現“3+3+1>3”?讓這種“物理變化”產生“化學反應”?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大市場大部門監管體制改革的民間呼聲很高,特別是食品安全監管領域多頭監管、監管短板突出,工商、質監、食藥‘三合一’將是大勢所趨!
不過,設立大部門只是“物理變化”,真正轉變職能才是“化學反應”。從這個角度看,“三合一”改革之后還有不少工作要做。
有專家表示,目前政府各部門權責不清現象比較嚴重,如果監管理念依舊,每個部門不能在其監管領域中真正負起責任,恐怕任何監管方式都會漏洞百出!耙虼,僅提出建立‘權責一致’理念還不夠,面對部門內部推諉扯皮等問題,必須讓合理的監督機制替代自彈自唱,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增強民眾與社會對政府的監督!
|